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木材乾燥

木材放置在空氣中隨著空氣中溫度、相對濕度的變化,木材的含水率會有所增減。含水率發生增減時,該材料之尺寸必定會變化,就是會發生膨脹、收縮的情形。木材的膨脹、收縮會引起該製品的變形,接合部的鬆脫,膠合層剝離,收縮率差異最終造成接合部之高低差,塗膜龜裂及其他各種缺陷。
但是如能預先將木材乾燥至與其使用使用場所之空氣條件相適合之含水率為止時,則該木製品在使用中的膨脹、收縮所引起之缺陷發生可以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木材乾燥應該列為與其它製造工程是完全同等之加工工程之一。


人工乾燥係以人為的給予適當的溫度、濕度及風速(一般稱之為乾燥條件),強制的使木材乾燥者稱之。人工乾燥有將生材直接進行人工乾燥之場合,與進行一定期間天然乾燥等預備乾燥後,再進行乾燥之場合。各種適用之乾燥條件(乾燥基準表)會不同。


紫檀


別名牛血樹青龍木檗木印度紫檀,是一種分布於中國廣東雲南東南亞印度澳大拉西亞北部一帶相當稀有的熱帶植物,中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紫檀為常綠亞喬木,高五六丈,葉為復葉,花蝶形,果實有翼,木質甚堅,色赤,入水即沉。由於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過量,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枯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界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紫檀木樹種雖多,但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尤其是色彩,都呈紫黑色。制作紫檀家具多利用其自然特點,采用光素手法。紫檀木質堅硬,紋理纖細浮動,變化無窮,尤其是它的色調深沉,顯得穩重大方而美觀。如雕花過多,掩蓋了木質本身的紋理與色彩,為匠人所不取。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特屬木構建築



之前有提到,「工法」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工程施做的方法,但遇到特殊的建築時,就必須依靠大木匠師的專業能力了,這是一間位於花蓮光復的一間木構式天主教堂,大木匠師必須考量整體的結構,來對這特殊的建築賦與獨特的生命力。




木屋的第三個階段

木屋的第三個階段是裝修工程,也就是一些細部收尾的處理,這是一間剛完工任在花蓮新城的木屋,從木屋的第一階段到完工,約花了五個月的時間,而一間千年的木屋,其中也需要很多特別的條件,才能在台灣特有的環境保持長久,大木匠對這木屋細節要求,可是非常的堅持。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建構木屋的第二個階段

建構木屋的第二個階段為「立柱立牆至屋頂工程」,也就是正式開始有木構主體出現的階段,其中多達12項細節,每一個細節又可花好多時間來說明,先將這12項細節分列出如下:

1.          植螺桿 
2.          立模板 20灌漿
3.          拆模板 
4.          地檻平整(泥水工或沙磨机):地檻木與水泥面要100% 平整
5.          加防水毯 (防止水份上升保護地壏木)
6.          木料進場,放樣、打板、人字梁、分水、各接點螺桿櫸孔用 (可以整地前或同時在工廠加工), 薄板11作樣板 
7.          安裝地檻木 
8.          地板結構 ,釘地板結構板 (合板)
9.          立柱立牆筋角材、架簷枋、立人字木、放桁架:中脊先放、放簷桁 
10.      釘椽子 ,釘屋頂板 ,加防水層(自粘式防水毯)
11.      釘牆面結構合板,或是斜撐,防潮布

12.      按外牆門窗,防水泛水鋼板,透氣導水絛,釘外壁雨板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專注力與意念在那,作品的結果就到那

上一週,大木匠師告訴小木一些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其中,有一個最最最重要的觀念是:

要將自身的專注力與意念方在工具與木頭接觸的那一個接觸面,專注在那裡,才會讓作品的結果有完美的呈現。

 

這可說是所有工具使用的基本心法,大木匠說:「如果你專注的點放錯了,你工具使用的再對,都還是缺少那核心的部份。」


建構木屋的流程-1

不論是美式工法還是日式工法,建構木屋的流程不外分成三個重要的階段,分別是

1:基礎基座工程
2:立柱立牆至屋頂工程
3:裝修工程

每個階段也都有不少重要的細節,光是「基礎基座工程」中,就有多達17項細節,每一個細節也都是構成木屋不可少的重點,這17項細節分別是:

1業主討論所須,設計,規劃,劃圖
2整地
3地型方置位置
4高層GL/FGL-從地面中申高幾公分
5放樣 (定牆柱採用角材定立房屋各牆心柱心隔間牆位測定水平加釘橫板)
6比造平面圖變成1比1尺寸 粗略定位
7整地,填土,挖基礎(座)
8加PE布舖底(功能防止水氣上升)
9用PC灌漿舖平約5~6cm(方便放樣彈墨線)
10彈線
11外圍模板
12打底
13捆鐵--鋪設鋼筋立各地壏牆筋
14配合水電、水管、便管
15彈線--彈各牆隔間立模板線
16折鐵
17加防水毯 (防止水份上升保護地壏木)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美式工法


又稱2*4工法,將用角材和合板組成的鑲板組合起來的工法2*4是指組成壁板的一種角材尺寸。因為此工法經常使用2英吋*4英吋的角材,因而得名。
2*4工法也稱框組式工法,因為它是先用角材做成框架,再釘上合板成為鑲板的關係。有在施工現場製造鑲板,也有在工廠先製作壁板,再到施工現場組裝等不同的作法。鑲板是屬於面的物品,所以2*4工法用一句話來解釋:用組裝面來建造的工法。
2*4工法最大不同每個牆筋(角材)同時也是柱,把力量平均傳導,再外邊加釘合板作減力,每個隔間形成箱型。建造容易,節省工時成本,木材質輕結構穩定即使遇到地震也可保持完好。較原木屋可作更多的變化,造價較原木屋便宜。

2*4工法最為主要結構剪力就是牆面及隔間牆各隔間形成箱形。如同貨櫃運輸莊船橫豎壘貼,幾十層的原理,也如一只紙箱從高處垂落不會損壞變形。美加稱平台式工法。基礎座完成,就先施作平台鋪設完,開始彈墨分隔間線立牆,一樓立牆完成,再組立二樓地板結構粱托粱鋪板,再彈墨線分隔間線立牆終而復始至三.五樓或更高。

日式工法

又稱梁柱構架式工法,就是用桿件來組裝的工法,將柱子、梁式支撐軸和桿件組成, 從日本悠久傳統中演變出來的工法,這個軸組的方法需要專業的技術,稱為軸組工法或在來軸組工法。軸組要指的就是桿件,可以把它當成不組裝桿件來建造的方法。

日本又稱小洋式工法,或是再來工法(也就是人字木.正同柱工法)是由明治為新由歐洲工業革命演進的工法,主要法國工法。早期日本留下來的大跨距工廠大多是才用工法,有正同柱.雙同柱工法。


工法介紹

「工法」顧名思義就是一套工程施做的方法,各式工程都有自己不同的工法,因此木建築也有所謂的工法之分,就台灣目前的市場上,大多是以所謂的美式工法與日式工法為主流。其他的還包括了「原木疊砌構造」,也就是所謂的Log House。

就美式工法而言,他又稱「2*4工法」、「框架工法」、「間柱工法」,2*4、2*6是木頭的尺寸,日本人取美規尺寸命名(2*4工法),傳統的美式建築所有外牆面及室內隔間牆都是用2*4(2英吋*4英吋,38cm*89cm)、2*6(厚*寬)的木材作為間隔角材,因此而得名。

而在日式工法上,又稱「梁柱工法」,日本稱「小洋式」.或是「再來工法」是由明治為新時,由歐洲工業革命演進的工法,主要法國工法。

Log House,在台灣的木構造設計規範中,命名為「原木疊砌構造」。它是用一根一根的原木疊砌組合起來作為牆面,它的防寒隔熱也就是用木頭本身的厚度來決定。
每種工法都有其優缺點,同時所謂的工法,也是人去設計出來的,所以除了以上這些之外,其實仍有不少工法的方式來建構木屋,只是這些工法相較而言被較多的木匠師所認同。而每種工法用都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未來會針對每一工法,一一跟大家介紹。



好的造林政策對一個國家是很重要的

同樣是蓋一棟房子,相較於混凝土和鋼骨,木材是最環保的一種建材。樹木從成長到製作成材的這段過程中,因為進行光合作用而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遠多過它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木材中儲存了大量的碳素)。但,一個國家的造林政策也是很重要的的,好的造林政策可以為這國家造成長遠的影響。
在美國國家公園的原始森林裡,樹即使倒下來,也不可以當成枯立倒木移開,或是運出來利用。因為倒下去的樹,也是生態中重要的一環,許多動、植物都需賴以存活。若要蓋木構造房子,只能在許可範圍的人工林裡伐木。人工林就像我們的稻田一樣,種下幼苗,等到成熟收後,還需要再種下幼苗。
所以建構木屋,一定要確定木材的來源,絕對不要使用來歷不明的木材


相思樹


別名:台灣相思、相思仔、細葉相思樹、香絲樹、台灣柳、假葉豆。
相思樹屬於常綠喬木,株高可達 6-15 公尺,冠幅可達 10 公尺,幹徑寬可達 60 公分以上,樹幹略呈彎曲狀,樹幹表面幼時摸起來較平滑而且無刺,但老時則變為粗糙,表面灰褐色,內部淡紅色。相思樹在幼苗的階段,可發現到它的真葉,真葉是二回羽狀複葉,在相思樹長大之後,葉子會退化成互生假葉,呈披針形,稍鐮刀狀彎曲,長約 6-10 公分,寬約 0.5-1.3 公分,先端略鈍,兩端漸狹,革質,濃綠色,兩面平滑無毛,有明顯的縱向平行脈 3-8 條。而花為頭狀花序,呈金黃色的球形小花,單生或 2-3 個簇生於葉腋,直徑約 1 公分,花萼鐘形,齒緣,萼齒先端肥厚,花冠淡綠色,花瓣4片呈倒披針形,雄蕊多數,金黃色,明顯超出花冠之外,在5、6月間盛開。相思樹果實為扁平的帶狀莢果,幼時被黃褐色柔毛,後漸脫落至無毛,熟時表面平滑呈深褐色,長 4-12 公分,寬 0.7-1 公分,約手指長,內藏種子5~8粒。
相思樹原產於台灣恆春半島,也分佈於華南和菲律賓,根系非常發達,又能耐風抗旱、適應貧瘠地,因此常可以見到滿山遍野的相思樹林,而早期因為瓦斯和電力不普及,所以常砍伐相思樹燒製成木炭,故稱為「相思炭」,之後至日治時期,因相思樹根部能與土壤的根瘤菌結合,吸收空氣中的氮素(固氮作用),可有效改良土質,水土保持效果好,所以被日本人廣泛種植至全台各地,是台灣早期知名的造林樹種之一。
由於相思樹的樹幹非常堅硬,所以可作為鐵道枕木、礦坑、坑木、農具等用材,且材質緻密,紋理美觀,也可以做傢俱,以及提供製造紙漿的原料。加上相思樹冠幅寬大,蒼翠濃鬱,也相當適作園景樹、行道樹。而它的它的嫩芽可入藥,有行血散瘀的作用,可以治跌打損傷,樹皮還可提煉丹寧(Tannin)。

大木製作的型本條件


組成一座完整的木構建築骨架,需要有柱、樑、枋、板、椽、望板,以及斗拱等多種構件。各類構件的功能不同,形狀不同,在建築物中的位置不同。構件之間憑榫卯結合在一起,榫卯的形狀、大小、相互之間的結合方式也有很大差別。要將數以千百計,而形狀、功能、位置各不相同的構件有機地組合起來,構成一座建築物的骨架,就要事先將它們準確無誤地製作出來。這就是大木匠師最重要的責任。又把這樣的過程稱作「大木製作」
而要掌握大木製作技術,要具備幾個最基本的條件:
1:要熟悉建築構造,了解每個構件的具體位置及其與周圍構件的關係。
2:要十分熟悉各類木構件的權衡尺度。
3:要十分熟悉榫卯的構造。

範水



又有人稱「泛水」,這是在建構木屋時,很重要的一個部份,簡而言之,就是「規範這間木屋所有水流的方向。」
如何把一間木屋所有水流的方向處理好,是大木匠師在建構木屋時,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如何去思考其中每一處的細節也都要經過巧妙的安排。未來會在每個個案中向大家介紹

但大木匠師時常告訴小木的是----「一間木屋蓋的好不好,看他怎麼處理範水,就可略知一二了。」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修邊機-2

一般隨機會附的原件與各重要結構如圖,銑刀會因不同的需求,而另外選購。
透過調整「夾緊螺絲A」「夾緊螺絲B」與「調整螺絲」的變動來達成不同需求的修邊、切割或搪孔的效果。
至於各種銑刀的種類與功能,之後會另外介紹。
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進一步的來學會使用這台好用的木工工具吧!!


修邊機

木工用修邊機是一款大小近似500cc寶特瓶,裝備著每分鐘約三萬轉之超高速馬達的切削用木工電動工具。價格方面經濟實惠,日本製約3100元台幣。
你能靈活使用它來開槽、企口、修邊、刨面、切割、搪孔。
另外,只要配合導尺和型板,即使初學者也能進行多種加工 而加工之精準度也令人吃驚。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台好用的工具吧。一開始先來說明一下,使用這工具需要注意到的安全有:
1. 請非常小心地拿放刀具
2. 在操作前要仔給檢查刀具,檢查是否有裂紋或損傷。對於有裂紋或損傷的刀具及時地更換。
3. 要避免切削到釘子。在工作之前,要對工件進行檢查,去掉所有的釘子。
4. 要用緊緊地把穩設備,加工物須放穩固再工作檯面,最佳用F夾器。
5. 手要始終離開旋轉部件。
6. 確認刀具沒有與工作接觸之後方可打開工具開關。
7. 在實際加工工件之前,首先讓它空轉一段時間。觀察是否有由刀具安裝不良引起的擺動。
8. 要注意刀具的旋轉方向和送進的方向。
9. 用手掌操作以外的時間,不要讓機器斷續轉動。
10. 從工件上把機器移開之前,要在關斷電源,刀具完全停止以後進行。
11. 不要在加工完後馬上觸摸刀具。刀具可能很燙,會燙傷你的皮膚。



柚木

又名胭脂樹,是一種闊葉喬木,屬於唇形科(或是馬鞭草科)柚木屬的植物。
一般生長在南亞或東南亞,以緬甸出產的最為著名,原產地為緬甸、印尼、泰國、婆羅洲、爪哇、台灣等,是一種珍貴的木材,有「萬木之王」的美譽。
柚木的利用是以心材為主,色澤暗褐、木材含有油份、木理通直、木肌稍粗。
邊材為黃白色,邊、心材區分明顯,年輪明顯細密、機械性質極強、乾燥性良好,收縮率小、木質強韌、耐久性高、對菌類及蟲害抵抗力強。
柚木原產於緬甸、泰國、印度山區。邊材為黃白色,心材則因產地不同 褐色、濃灰色、淡色、金茶色者。
木理通直、質地堅硬、細緻,材面含油脂之觸感,乾燥性良好,耐久性高,為所有木材中膨脹收縮最少者一,尺寸安定性佳。材面木紋美觀優雅、且加工容易、為世界上高級木材之一。
台灣氣候最適宜之木材亦為柚木。
用途造林、船艦、車輛、建築、雕刻、傢俱等。



要瞭解木材,實際接觸木材是最佳捷徑

有用之木為材,無用之木為柴,良木難得,如何取得最佳的材料來製作木作,是門很大的學問。
樹木的生長因立地條件不同,日照程度也各異;一般而言,日照充足地區樹木生長的速度快,年輪較寬,反之則年輪較密,所以從年輪的寬窄可看出氣候的變化,因此樹木可以說是最佳的「氣候記錄器」。
木材的性質取決於氣乾比重(重量)、收縮率、強度(曲度、壓縮、剪斷)、而久性與耐磨耗性基本要素,再加上木紋顏色、樹皮形狀等條件。其中最重要的項目就是氣乾比重。數字代表在含水率15%時的比重,數值愈高表示木材愈重,纖維間隙愈小。
含水率是指木材所含水分的重量與木材乾重的比值。假使一塊5公斤重的木材,把它烘乾到絕對乾燥的狀態後,得到的重量是4.5公斤,(意指乾重為4.5公斤),所含水分的重量為5-4.5=0.5公斤,則成水率為11%(0.5/4.5%100%=11%)
樹木的成長速度由年輪的寬窄來判斷。而年輪的寬窄也可作為木材的加工性以及製成產品好壞的判斷指標。木材業者判斷木材的好壞與否,也是從中心部分的年輪是否密集聚在一起來決定的。若年輪密集的話,製成產品後較不易產生表面有結塊痕或是裂痕等缺點。但是,在闊葉林樹種中,若單以年輪的密集度來判斷,木材的好壞,並不是十分恰當。


南洋櫸木


南洋櫸木在外觀上呈黃褐或紅褐色,並存在綠紋。邊材色澤較淡,原木切片有脆心材,但脆心材面積較小,木質堅硬、穩定性高、不易龜裂、不易長蟲。分佈區域至錫蘭、印度、馬來西亞、婆羅洲、菲律賓及摩鹿加群島。
就特性而言,木理交錯,材質略細緻,於精工刨削後之木材徑切面上可
出現美麗之帶狀木紋,材面具光澤,質硬而重。
一般的用途在室內多為,門斗、門片用料、車只角材、地板料、樓梯扶手車只等。
在室外則可用來作為涼亭、碼頭、枕木、橋樑、欄杆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