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法介紹
「工法」顧名思義就是一套工程施做的方法,各式工程都有自己不同的工法,因此木建築也有所謂的工法之分,就台灣目前的市場上,大多是以所謂的美式工法與日式工法為主流。其他的還包括了「原木疊砌構造」,也就是所謂的Log House。就美式工法而言,他又稱「2*4工法」、「框架工法」、「間柱工法」,2*4、2*6是木頭的尺寸,日本人取美規尺寸命名(2*4工法),傳統的美式建築所有外牆面及室內隔間牆都是用2*4(2英吋*4英吋,38cm*89cm)、2*6(厚*寬)的木材作為間隔角材,因此而得名。而在日式工法上,又稱「梁柱工法」,日本稱「小洋式」.或是「再來工法」是由明治為新時,由歐洲工業革命演進的工法,主要法國工法。
Log House,在台灣的木構造設計規範中,命名為「原木疊砌構造」。它是用一根一根的原木疊砌組合起來作為牆面,它的防寒隔熱也就是用木頭本身的厚度來決定。
每種工法都有其優缺點,同時所謂的工法,也是人去設計出來的,所以除了以上這些之外,其實仍有不少工法的方式來建構木屋,只是這些工法相較而言被較多的木匠師所認同。而每種工法用都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未來會針對每一工法,一一跟大家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