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相思樹


別名:台灣相思、相思仔、細葉相思樹、香絲樹、台灣柳、假葉豆。
相思樹屬於常綠喬木,株高可達 6-15 公尺,冠幅可達 10 公尺,幹徑寬可達 60 公分以上,樹幹略呈彎曲狀,樹幹表面幼時摸起來較平滑而且無刺,但老時則變為粗糙,表面灰褐色,內部淡紅色。相思樹在幼苗的階段,可發現到它的真葉,真葉是二回羽狀複葉,在相思樹長大之後,葉子會退化成互生假葉,呈披針形,稍鐮刀狀彎曲,長約 6-10 公分,寬約 0.5-1.3 公分,先端略鈍,兩端漸狹,革質,濃綠色,兩面平滑無毛,有明顯的縱向平行脈 3-8 條。而花為頭狀花序,呈金黃色的球形小花,單生或 2-3 個簇生於葉腋,直徑約 1 公分,花萼鐘形,齒緣,萼齒先端肥厚,花冠淡綠色,花瓣4片呈倒披針形,雄蕊多數,金黃色,明顯超出花冠之外,在5、6月間盛開。相思樹果實為扁平的帶狀莢果,幼時被黃褐色柔毛,後漸脫落至無毛,熟時表面平滑呈深褐色,長 4-12 公分,寬 0.7-1 公分,約手指長,內藏種子5~8粒。
相思樹原產於台灣恆春半島,也分佈於華南和菲律賓,根系非常發達,又能耐風抗旱、適應貧瘠地,因此常可以見到滿山遍野的相思樹林,而早期因為瓦斯和電力不普及,所以常砍伐相思樹燒製成木炭,故稱為「相思炭」,之後至日治時期,因相思樹根部能與土壤的根瘤菌結合,吸收空氣中的氮素(固氮作用),可有效改良土質,水土保持效果好,所以被日本人廣泛種植至全台各地,是台灣早期知名的造林樹種之一。
由於相思樹的樹幹非常堅硬,所以可作為鐵道枕木、礦坑、坑木、農具等用材,且材質緻密,紋理美觀,也可以做傢俱,以及提供製造紙漿的原料。加上相思樹冠幅寬大,蒼翠濃鬱,也相當適作園景樹、行道樹。而它的它的嫩芽可入藥,有行血散瘀的作用,可以治跌打損傷,樹皮還可提煉丹寧(Tann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